惠政号

九尾狐灭绝了吗(《山海经》中的九尾狐难道只是传说?)

《山海经》中的九尾狐难道只是传说?

《山海经》南山经

青丘山

九尾狐

有兽焉,

其状如狐而九尾,

其音如婴儿,

能食人;

食者不盅。

从基山再往东三百里就到了青丘山,在这座山的深处住着传说中的九尾狐。这九尾狐样子像狐狸,长着九条尾巴,叫声像婴儿的啼哭。但这种兽会吃人,人如果吃了它可以摒除各种妖邪之气,如同后世佩戴了神符秘箓的道士一般。据当地有歌谣称,有幸看到九尾狐的人便可成为王。传说大禹三十岁时路过涂山,曾看到一只九尾白狐,后来他果然做了天子。九尾狐的形象,在西周铜器上便曾出现,后来又和蟾蜍,三足乌等一起出现在西王母的身边,从怪兽到祥瑞,也许它最后真的修炼成仙,留在了虚无缥缈的昆仑仙山。

狐狸在人们的心中它是神秘和阴险,狡诈多智的典型代表。将其近乎神灵化,都认为这种动物有某种灵性。

更何况是九尾狐,有九条尾巴,那神秘和心思更是无法探测了,所以九尾狐那更是神灵中的神灵。而且人们在现实生活中也很难见到,以至于,很多人都觉(关注微信公众号:“金融早讯”了解更多知识)得现实生活中不可能有九尾狐,那都是神灵。但是,从正史记载来看,在魏晋南北朝时期,就抓到了7只九尾狐。这个被记载在正史《魏书》中,而且都出自两个省,河南和河北两个省。

根据《魏书》记载,在北魏孝文帝期间,在今天的河北冀州一代,猎户先后在公元486年和487年在山上猎获九尾狐,当时以此为祥瑞,因此敬献皇帝孝文帝。而在北魏肃宗,也就是公元522年,在河南的光州,也猎到一只九尾狐。后来到了东魏孝静帝时期,分别在537年、538年、539年抓获3只九尾狐,地点还是在河南的光州。而到了公元541年,在河南洛阳也发现一只九尾狐。

所以说,九尾狐在古代那是确切存在的,因为作为《魏书》正史记载,应该不会虚构。而为何现在我们看不到九尾狐,应该是自然环境的变化,使得九尾狐这一种族灭绝了。而古代九尾狐活动频繁的河南河北地区,现在已经丝毫看不到踪迹,使得现代的人们失去了见识一下九尾狐的机会。

上古时代中的九尾狐象征着祥瑞,其音如婴儿,能吃人。实际上,九尾狐在先秦时略有巫术性形象,至汉代才转为祥瑞,象徵了多子多孙、吉祥以及帝王之兆。六朝时期风气逐渐转变,唐代之後逐渐没落,再度转回负面形象。

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以及网络收集编辑和原创所得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,详见本站的版权声明与免责声明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发送邮件至 masunlu@qq.com 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 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aqzrx.com/tgzl/18421.html

分享:
扫描分享到社交APP
上一篇
下一篇
发表列表
请登录后评论...
游客 游客
此处应有掌声~
评论列表

还没有评论,快来说点什么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