惠政号

韦编三绝(成语“韦编三绝”说的是哪位名人勤奋读书的故事?)

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热爱读书的国度,成语中就有更多是来自于古人勤奋读书的故事,例如凿壁偷光、囊萤映雪、悬梁刺股、牛角挂书、韦篇三绝等等。今天蚂蚁庄园小课堂就给大家带来成语“韦编三绝”的故事。


众所周知,成语“韦编三绝”可用来比喻读书勤奋,刻苦治学,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元代鲜于必仁的《折桂令·书》中,原文是:“送朝昏雪案萤灯,三绝韦编”。“韦篇”就是古代用来串连竹简的熟牛皮绳,“三绝”就是多次出现了断裂。这个典故还有一些其它的形式,例如“绝编”等。


蚂蚁庄园问题:成语“韦编三绝”说的是哪位名人勤奋读书的故事?

答案:孔子。

成语“韦编三绝”说的是孔子的故事。孔子在年少的时候非常勤奋好学,而且非常喜欢阅读《易经》。为了钻研《易经》的意义,孔子一遍又一遍翻阅,反反复复学习,一直到把意思弄懂为止,最终导致编联竹简的牛皮绳都多次脱断。

春秋时期,由于纸张还没有被发明出来,书籍只能用竹子制作的“竹简”来记载。制作竹简的时候需要把竹子破成一根根竹签,接着用火把竹签烘干后就可以在上面写字了。一根竹签可以记载的字数有限,因此像《易经》这种篇幅的书就要用很多竹签,然后再用牛皮绳编联。


孔子把编联竹简的牛皮绳都磨断了几次,说明他对《易经》的研究十分刻苦,花费了很多精力。因此他对《易经》中的精神、实质有了透彻的理解,后来他把对《易经》的研究心得写成了《十翼》。后人将《十翼》附在《易经》后面,将它作为《易经》的补充。

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以及网络收集编辑和原创所得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,详见本站的版权声明与免责声明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发送邮件至 masunlu@qq.com 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 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aqzrx.com/tgzl/18391.html

分享:
扫描分享到社交APP
上一篇
下一篇
发表列表
请登录后评论...
游客 游客
此处应有掌声~
评论列表

还没有评论,快来说点什么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