过去十年,吸电子烟或雾化烟越来越流行,通常认为电子烟比传统烟草更健康,但最近有关电子烟导致肺损伤引起公共卫生机构和大众媒体关注。尽管电子烟不含可燃性香烟存在的焦油或其他一些致癌物,但存在许多通过雾化损伤肺部的可能机制,包括蒸汽加热引起的热灼伤、富含油脂的添加剂引起的肺内脂质堆积、过敏反应/嗜酸性粒细胞性肺炎、或诸如四氢大麻酚油或精油等引起的超敏性肺炎。
电子烟呼吸相关性肺损伤包括呼吸困难、咳嗽、低氧血症、发烧和胃肠道症状,CT 上表现为双肺浸润。疾病轻重不同,但已导致数名患者死亡。
电子烟的气溶胶液体通常包含尼古丁、调味剂和其他化学物质,通过加热而产生。为了描述电子烟相关性肺病,方高三等回顾分析 8 例肺活检。患者均为男性,年龄 19 ~ 61 岁,平均 29 岁,常见症状是发烧( 7 /8) 、咳嗽( 6 /8) 和呼吸困难( 5 /8) ,感染检查均为阴性。
影像学显示弥漫性双侧磨玻璃阴影。患者通常用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得以康复( 7 /8) ,1 例 61 岁患者发展为严重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,入院第 21 天因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呼吸相关性肺炎病情严重,缺氧和发烧加剧,接受适当的抗生素治疗和机械通气后,病情继续恶化,于入院第 31 天死亡。
肺活检( 7 例经支气管、1 例手术) 均显示急性肺损伤,包括机化性肺炎和( 或) 弥漫性肺泡损伤,常见特征包括纤维母细胞性栓子及透明膜形成、间质增宽、Ⅱ型肺泡细胞增生。
8 例气体间隙伴局灶急性炎细胞浸润。6 例可见慢性间质性炎,例 1和例 8 免疫组化染色显示其由 CD3 阳性 T 细胞和较少的CD20 阳性 B 细胞组成,气道间隙中均存在数量不同 CD68阳性的巨噬细胞,但该特征并不突出,与典型的外源性脂质性肺炎中观察到的粗空泡状胞质特征不同,缺乏多核巨细胞包围的组织间脂质沉积物。3 例含有充满泡沫样胞质的巨噬细胞,但并不具有特异性。
总之,该组 8 例严重肺疾病的患者活检标本与电子烟产品使用( 雾化) 相关,显示出急性肺损伤的组织学特征,提示电子香烟吸入的气雾( 雾化烟) 可引起肺部损伤。
关爱肺健康,远离电子烟!
参考文献:[1]Boland JM,Aesif SW,方三高.电子烟相关性肺损伤:非特异性组织病理学发现需结合临床诊断[J].诊断病理学杂志,2020,27(02):145.
[2]方三高,魏建国.电子烟(Vaping)相关性严重肺病活检结果[J].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,2020,36(01):126.
文章来源:中国知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