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热播的沙海,让我不得不想起了重庆的袍哥文化,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,可是现在的急功近利的社会,确没有以前的那样的肝胆相照。
袍哥会是清末民国时期四川)盛行的一种民间帮会组织名称,在其他地区被称为哥老会。袍哥会发源于晚清,盛行于民国时期,与青帮、洪门为当时的三大民间帮会组织。袍哥组织在四川存在了100多年,成为一般巨大的社会潜势力,在四川近现代史上有其独特的影响。袍哥会发源于清朝初期,盛行于民国时期,新中国成立之后被取缔。
在四川的哥老会成员被称为袍哥,有几种解释,一说是取《诗经·无衣》:"与子同袍"之义,表示是同一袍色之哥弟;另一说是袍与胞谐音,表示有如同胞之哥弟。还有一种是四川的袍哥们根据《三国演义》来说:关二爷被逼降曹后,曹操奖予很多金银财帛,他一概不收,只收了一件锦袍,平时很少穿着,有事穿上,却要把旧袍罩在外面,曹操问他原因,关二爷说:“旧袍是我大哥玄德赐的,受了丞相的新袍,不敢忘我大哥的旧袍”。因此,这个袍哥组织,老名称又叫“汉留”,含义就是从汉朝遗留下来的精神气节。
四川方言剧《傻儿三部曲》,生动的演绎了袍哥文化,很多情节和台词,至今让人津津乐道。
一:袍哥文化中的,也有一些很江湖的暗语:
智取威虎山有一段,我们非常熟悉的江湖切口:
“天王盖地虎!”
“宝塔镇河妖!”
“野鸡闷头钻,怎么上天王山?”
“满地都是米,唔呀有根底。”
“拜见过阿妈了吗?”
“他房上没有瓦,非否非,否非否。”
其实袍哥文化中也有:罗明先袍哥示范盖碗茶茶语
二:袍哥首领称为“舵把子”,副首领称“三爷”,奇怪的是没有二当家的和四当家的,这是为什么呢?
袍哥会的组织机构很有意思,袍哥首领称为“舵把子”,副首领称“三爷”,之后就是排在第三名的,叫做“五爷”。这就奇怪了,为啥没有“二爷”和“四爷”呢?
袍哥们认为“二爷”这个位子是留给关公关二爷的。 没有“四爷”的原因是,杨四郎是个叛徒。
山环水,水绕城,形成错落有致独特的城市地貌。重庆一座码头文化、袍哥人家性格的城市,一碗小面、一顿火锅让你感受重庆人的豪爽性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