花好月圆”新解
“圆”本来只是一个几何图形,没有别的意义,其形状符合了人们的心理暗示而为世人所青睐。正因为如此,和圆相关联的词也应运而生。如离开后又重新相聚叫“团圆”,新婚夫妇同房称“圆房”,通达世理叫“圆通”,对某些事物或工作十分熟练的叫“圆熟”,从中周旋以打破僵局叫“圆场”,事物完美无缺称“圆满”……总之,和圆联系在一起的词汇,大都是为世人所喜欢。在众多的与圆有关联的词汇中,最受世人所追捧的莫过于“花好月圆”了。“花好月圆”一词最早出现在北宋张先的《木兰花》词中:“人意共怜花月满,花好月圆人又散”。自此后,人们便常用“花好月圆”来形容美好圆满的生活,在新人们结婚也要贴上“花好月圆”的字样,“花好月圆”成了世代人们所追求。
是佛家给“花好月圆”浇了一盆冷水,颠覆了“花好月圆”的美好形象。佛家是最懂得物极必反的规律的。他说:“人生最佳好时刻,花未全开月未圆。”“花好月圆”在佛家眼里是没落的开始,颠峰的终结,衰败的先兆。花开便谢,月圆即缺是一个亘古不变的规律。而人生本来是不可能十全十美,有缺失才是生活。万事至极决不是好事,平平淡淡真实过圆圆满满。
文/来源:老陈说文史